html模版融入“一帶一路”東莞不斷增創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
原標題:東莞:不斷增創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



近日,中歐班列X8426從東莞石龍出發,開往俄羅斯卡盧加州沃爾西諾。

世界經濟已進入長周期調整,我省比較優勢加速轉化,面臨發達國傢先進生產力和發展中國傢低要素成本的雙重擠壓。作為世界制造業名城,東莞又有怎樣的作為和擔當?

去年此時,東莞成為全省唯一的全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城市。一年過去,東莞已形成瞭第一批共17項在全國或全省具有復制推廣意義的改革成果清單,近日還因推動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工作及時到位、落實事中事後監管等相關政策措施社會反映好等三項成績,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。

在綜合試點試驗的有力帶動下,2016年東莞進出口總額11416億元,同比增長9.8%,增幅在全國進出口前5名城市及珠三角9市中排名第一。今年一季度,全市進出口總額2675.5億元,同比增長25.4%,增速好於全國(21.8%)、全省台中滴雞精門市(15.4%)。

東莞市委書記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呂業升表示,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為指引,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為契機,把創新體制機制作為重中之重,不斷增創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,推動東莞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發展。

項目帶動參與“一帶一路”建設

“我們‘走出去’企業對未來充滿瞭信心,感覺如虎添翼。”剛剛參加完“一帶一路”高峰論壇的東莞市華堅集團董事長張華榮說,華堅集團的目標是2028年之前在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傢解決10萬人就業。

企業是東莞推動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主體力量,作為全球最大的女鞋生產企業之一,華堅集團早在2011年就結緣埃塞俄比亞,建設中的“埃塞—中國(廣東)華堅國際輕工業城”成為中非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平臺、也是全省“一帶一路”建設重點項目。

立足獨特的制造業優勢、產業集群優勢,東莞構建企業參與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新體制、促進開放發展的升級路線圖清晰可見:項目帶動,深化國際產能合作﹔展會對接,便利雙邊貿易往來﹔暢順通道,構建“陸上、海上、天上、網上”四位一體的全方位網絡﹔金融扶持,推動莞企“走出去”﹔改革先行,推動對接機制創新。

截至2016年,東莞全市共有416傢企業“走出去”,投資總額約為14.5億美元,其中中方投資額達13.3億美元,東莞企業在境外共設立28個駐外機構。

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勁吹“東莞風”。廣東首個鐵路貨運(一類)口岸——鐵路國際貨運物流中心在古鎮石龍落戶,鐵路從這裡出發,連接中西亞直到俄羅斯、東歐﹔水路經由內河至虎門港,出發通往東盟南亞乃至西歐北美。東莞巧妙地將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與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”對接,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“一帶”與“一路”結點之城。

2016年東莞外貿進出口總額11416億元,總量排名居全國各大城市第五位、廣東省第二位,同比增長9.8%﹔今年第一季度,這個數字為2675.5億元,同比增長25.4%。2016年,東莞對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傢和地區進出口金額達2417.2億元,增長11.5%,佔比21.2%。今年一季度,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傢和地區貿易進出口金額實現462.3億元,同比增長32.3%。

去年舉行的第三屆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(簡稱“海絲博覽會”),推動73個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傢和地區參展參會,共達成各類簽約項目700個,涉及簽約資金2068億元。跨境電商等外向型經濟新業態層出不窮,去年東莞的國際郵包出口量突破7000萬件,躍居全國第四。

目前,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傢和地區已成為東莞第三大出口市場,並將在5年內成為主要出口市場。依托產業優勢和貿易優勢,東莞將加快建設中俄貿易產業園先導區,加快建設“一帶一路”國際物流樞紐,大力支持企業“走出去”,把對接“一帶一路”各項工作不斷推向縱深。

“五化並舉”推進對外開放體制機制

靚麗的成績單背後,是東莞深入推進開放型經濟改革的努力。近年來,東莞加快建設與國際高標準相對接的經濟管理模式,構建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,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。

東莞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形勢數據中,工商登記相關數據格外搶眼。截至3月末,東莞全市工商登記戶數達到86.65萬戶,同比增長18.8%。從新登記註冊情況看,一季度,東莞工商新登記戶數3.77萬戶,增長52.0%。

推動經濟管理服務制度改革是《東莞市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實施方案》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。作為全國商事制度改革先行地,東莞積累瞭豐富的改革資源和改革紅利。在推動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方面,東莞開展新業態企業集群註冊改革、“住所信息申報+負面清單”登記管理改革、率先推行“互聯網+審批中心”工商登記新模式、實施多証合一登記制度改革。這四項改革都走在全國前列。

此外,為著力增強加工貿易根植性、自主性,東莞通過健全智能制造模式推廣機制、加工貿易企業發展自主品牌促進機制等方式,讓相當大比例的企業由“兩頭在外”的加工貿易企業嬗變成為國際著名企業的供應商,部分企業已蛻變為行業領先企業。據統計,東莞5517傢加工貿易企業中,超過2000傢擁有自主品牌,累計擁有品牌數達11416個﹔32%的加工貿易企業設立瞭研發中心或內設研發機構。勁勝精密等項目成為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。

……

東莞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機制創新的舉措,可以用突出“五化”並舉來概括:一是突出國際化,推進營商環境體制機制創新﹔二是突出“兩自”化(即自主創新技術和自有品牌),推進加工貿易體制機制創新﹔三是突出體系化,推進外貿發展體制機制創新﹔四是突出平臺化,推進產業合作體制機制創新﹔五是突出常態化,推進對接自貿區體制機制創新。

打造改革品牌創造全國經驗

2015年4月和6月,東莞市分別在寮步車檢場、虎門港啟動陸路和水路“三互”大通關模式改革工作試點,被國傢口岸辦等部門贊譽為“在全國具有示范意義”,取得瞭明顯成效。在今年上海海關學院進行的第三方評估中,該項改革總體評分為90.68,達到優秀等級,評估認為工作效率得到瞭提升,企業成本得到有效降低。

除瞭“三互”大通關外,東莞在推動貿易便利化流程再造中,創造性地提出瞭玩具監管的“出口復進口”、網上海關、上門送監管服務等便利化措施。這些改革作為東莞在減輕企業負擔、促進轉型升級方面打出的一套“組合拳”,極大地釋放瞭“外貿生產力”,為外貿企業發展註入瞭新動能。

截至2017年初,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和廣東自貿試驗區可復制推廣改革試點經驗、涉及東莞的共95項改革創新舉措中,按照孕婦滴雞精“能推盡推”的原則,已經成功推廣63項,推動政策、產業、金融、平滴雞精推薦孕婦臺等方面與自貿試驗區全方位對接。

呂業升表示,東莞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統領工作全局,在國傢有關部委和省委、省政府支持下,聚焦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構建,打造開放型經濟“放管服”改革品牌﹔聚焦開放型經濟產業轉型提升,打造加工貿易創新發展路徑品牌﹔聚焦外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打造外貿新業態創新發展品牌﹔聚焦自貿區改革成果溢出對接,打造自貿區制度創新復制推廣品牌﹔聚焦對外開放層次縱深推進,打造多維度國際產業合作示范品牌,努力為全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作出更大貢獻。

向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新時代邁進的東莞,正在為我國構建更深入、更全面、更多元化的對外開放格局探路。

撰文:靳延明 攝影:孫俊傑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hn983p9k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